“智慧医院”建设是医院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有力抓手,也是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的具体举措。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,体现人性化关怀,也可以让医务人员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,体会到更多的方便与快捷。
让程序加速“奔跑” 让医患“零距离”
为解决患者排队时间长的堵点,市第一人民医院打通“智慧”就医脉络,率先在全市上线电子健康卡,这张居民健康身份证,是全国通用的电子就医凭证,可用于挂号、缴费、取药、报告查询等一系列就诊流程,一“码”在手、全国通用;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,为患者提供7种线上预约挂号服务,改变了以往患者在人工窗口反复排队、来回奔波的就医模式;门诊医师所有号源全部开放线上预约,预约时段精确到30分钟,服务精准、便民;上线诊间支付及医保移动支付,患者在门诊医生处面诊后,可通过扫描导诊单上的二维码,实现自费或医保缴费,真正实现免排队、秒结算、无卡就医新模式;医技检查智能化预约,解决患者在检查中耗时长、流程繁、效率低等问题;搭建医技检查智能化预约和云影像服务平台,平台具备自动化预约、多途径改签、合理化安排、精准化检查四大特点,无须到窗口排队等候,只需在预约好的时间段进行检查即可,实现当天开单、当天检查完结,有效节省患者就诊时间;入院办理窗口前移,将原有集中式办理住院前移至病区护士工作站,实现患者不出病区,便可完成入院办理、缴费等业务,让住院患者“零等候”“秒入院”。
让系统加速“升级” 让医护“心中有数”
医院根据临床医生的需求,对电子病历按照模板层次结构进行检索和浏览,既减少了医生人工收集和录入数据的工作量,又能更好地实现数据共享,极大地提高了医生临床服务的质量和效率;建成数据集成平台,打通了不同业务信息系统间的数据通道。把原先分散的各个子系统的信息集成在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上,解决了信息共享和交流问题,极大方便了不同科室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。HI医护系统的上线,不仅扩充了医护人员的知识储备,同时实现了医护人员随时随地可查看医嘱、线上会诊、危急值确认、互联网医院接诊,让患者就医更加有保障。通过信息化赋能,护士可通过移动终端扫码和腕带标签的智能识别,实现患者身份的正确识别、信息查询与统计、护理过程记录、生命体征实时采集、医嘱查询及处理、药物查询等,实现了医疗护理的精准性、时效性和便捷性。同时,医院加强移动医疗在各医疗业务场景中的应用,上线移动护理及护理管理系统、生命体征采集系统、心电网络系统等,进一步方便临床诊疗与患者管理,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,提高其工作效率,实现诊疗过程的方便、可及。
“智慧医院”建设,是从患者看病就医的难点、堵点出发,以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为目的,让患者来院就医不仅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技术,同时就诊过程更方便、快捷、高效。
未来,市第一人民医院将持续推进“数字化”医院建设,打破传统医疗模式的“围墙”,实现资源再整合、流程再优化,真正让百姓享受到数字化、智能化、智慧化的医疗健康服务,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